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点评 >信用卡为何总有“陷阱论”?

信用卡为何总有“陷阱论”?

浏览:  来源:新浪财经   日期:2016-10-20 10:40

  作为信用卡用户应该理性去看待和使用信用卡,只有多多了解信用卡才能用好信用卡,让信用卡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多姿的色彩。

  在群里碰到一网络媒体编辑发了一篇《信用卡时代的陷阱,****》的文章,于是回击了几句。打开看了看全文,基本上也是“炒冷饭”,把陈旧的观点拼凑而成,还将信用卡和风马牛不相及的“地下钱庄”做了对比。

  前几年,经常碰到一些媒体采访,但凡一开口就问“信用卡有哪些陷阱”的,笔者一定回复两句:要么请你改变“陷阱”观点,要么我不接受采访。从事多年信用卡的研究,这种动辄就把信用卡归纳到“陷阱论”、“阴谋论”的想法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通过对持这种信用卡“陷阱论”观点的人进行了解,实际上这些人基本上都不了解信用卡,只是把从各种信息媒体东拼西凑来的信用卡业务中的碎片问题,加上自己片面化的解读,再配上一些“标题党”的题目,如今就很容易地通过自媒体进行传播,以这种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之所以信用卡“陷阱论”能大行其道,与很多用户对信用卡业务的了解极为欠缺有很大关系。随着信用卡行业的发展,很多人都申请了信用卡,这也让信用卡的信贷消费功能成为当今消费市场的主流,目前中国的信用卡已经超过了5亿张,发行信用卡的银行也越来越多。但是用户对信用卡的了解却与办卡的热情相差甚远,信用卡的办卡、年费、积分、分期、最低还款、滞纳金、超限费等业务似乎到处都是陷阱,信用卡从一申请开始,就落在了银行的陷阱里面。

  然而在这些抨击信用卡的“陷阱论”文章中,都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作者的“片面性”。银行对于信用卡的功能和使用规则,通过申请表上的《信用卡章程》和《信用卡领用协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标注着。我在多年从事信用卡营销培训工作中,都是以此作为培训课程的基础,要求业务人员要反复阅读,认真领会每一条款的意思,然后向申请人准确地传递信用卡正确的使用规则。

  实际上很多人对这类规章、规则是不屑一顾的,很少有人会完整地把它阅读一遍,更不要说去读懂它。这在其它产品中,诸如苹果手机,我相信恐怕连一份说明书都没有,但是并不影响用户使用,也没见多少人因为不会使用苹果手机而抱怨苹果手机有多少陷阱、多少坑。作为消费者来说,适当的学习和掌握消费品正确的使用常识是极为必要的。

  当然,银行也并非尽善尽美,无论是产品或者肯定都有很多做的不足的方面,包括一些产品的设计、服务的提供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本刊就曾对申请表上的《章程》、《领用协议》就因为受到印刷的限制,字体小、排版造成了阅读困难等,在很多文章中提出了批评。

  对于用户来说,任何一款产品也只能满足个人部分需求,而不是全部需求。信用卡实际上就是一个小额消费信贷工具,也并非是一张纯用于收藏的“画片”。既然是信贷工具,就有这款产品其特定的使用规则,银行在设计一款产品时就要考虑到产品的市场与人群的定位,产品需要达到怎样的市场效果等因素。

  当然,比较成功的信用卡产品也是极少数的。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还是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申请信用卡,并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和使用好信用卡。当然更多的用户还是仅仅看重信用卡的额度、卡片级别等方面的“诱惑”来申请信用卡,这就难免落入“一叶障目”的境地,而不去享受信用卡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安全和新奇的支付体验。

  啰嗦了一大堆,无非是想告诉读者,信用卡没有那么多陷阱,它只是一个金融产品,一个信贷消费支付工具。既然是产品,就必然有它的商业模式,银行需要这个产品创造价值,这是天经地义的准则。在这个基础上,银行还是为信用卡提供了大量的免息还款、特惠积分、分期购物等服务,仔细想想,银行又有多少产品的权益和服务比信用卡更多呢?

  或许,那篇文章的作者也是在享用着用信用卡积分换来咖啡,敲打着用信用卡分期买来的Macbook笔记本,然后再用信用卡分期买来的iPhone7,向用户灌输着他自己对信用卡“陷阱”的逻辑分析。

  作为信用卡用户应该理性去看待和使用信用卡,只有多多了解信用卡才能用好信用卡,让信用卡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多姿的色彩。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452106675

3

标签:信用卡陷阱,信用卡

分享到:

在线申请信用卡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在线申请信用卡

全国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关于 |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权利声明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72808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