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透支情况
截至2019年末,建设银行信用卡透支规模率先突破7000亿元;招商银行与工商银行差距收窄;交通银行、广发银行等规模略有收缩带动排位座次下滑;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增速在20%以上,农业银行透支规模排位由2018年末的第12位上升至第6位;民生银行虽然卡量不及光大银行,但透支规模超过光大银行。结合流通卡量情况,招商银行流通卡卡均透支达7041元,较2018年末提升超200元。区域性银行中,中原银行、盛京银行、晋商银行、成都银行、张家港农商等本期增幅较大。2019年末全国性银行信用卡透支情况如图13所示,区域性银行信用卡透支情况见表2。
选取近四年数据连续性较好的全国性银行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在2016年透支余额同比增速达到最大值,其他银行在2017年实现了透支余额大幅增长。建设银行、工商银行2019年同比增速回归到2016年的水平;农业银行成为唯一一家2019年同比增速提升的银行;中国银行2017年透支增速为近几年的最高值,2016、2018、2019三年透支增速相近;光大银行等本期透支余额规模增速不及以往年度。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监管再次强调刚性扣减,银行需关注持卡人的总授信额度,同时严格把控个人消费信贷资金流向,风险管理措施更为健全,授信政策相应调整,这也使得信用卡透支规模增速在一定程度上放缓。2016~2019年部分银行信用卡透支规模情况如图14所示,信用卡透支规模增速情况如图15所示。
在信用卡业务占零售信贷份额指标方面,仅少数银行较以往略有上升,其中兴业银行提升近1个百分点。国有大型银行中,房贷业务依然占据零售业务主要份额,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房贷业务占比超过80%,股份制银行中的广发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信用卡业务份额占比高于房贷业务。2019年末全国性银行信用卡业务零售信贷占比如图16所示。
部分区域性银行得益于卡量与透支规模双增长,信用卡占零售业务份额相应提升,如晋商银行、哈尔滨银行、中原银行、盛京银行较年初分别上升9.71、2.21、2.85、3.06个百分点,宁波银行信用卡业务零售信贷比已接近股份制银行水平。2019年末区域性银行信用卡业务零售信贷占比见表3。此外,大部分区域性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提及深化大零售改革转型发展,信用卡业务在获取客户、提升客户黏性、场景布局、品牌宣传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越来越多的区域性银行重拾对信用卡业务的重视,纷纷加大在该业务上的战略投入力度。
四、交易与收入情况
2019年,信用卡交易(消费)额保持稳定增长。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4家银行的全年交易(消费)额皆突破3万亿元;农业银行、浦发银行首次超过2万亿元。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本期交易(消费)额同比增速高于同期卡量增速,活客经营方面表现较好。此外,中国银行公布了分期交易额情况,全年超3000亿元,占总消费额的18%,同比增长近17%,高出全行信用卡消费额整体增速近7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性银行信用卡交易情况如图17所示,区域性银行信用卡交易情况如图18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信用卡交易情况预计出现下滑,随着“消费券”发放等系列促消费的政策实施,境内信用卡交易量将逐步回升,但境外消费情况则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低谷。
在业务收入方面,招商银行以近800亿元排在首位,较2018年增长133亿元,收入增量进一步提升;在收入结构方面,其利息收入占比由2016年的74%下降至68%。浙商银行信用卡业务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成绩亮眼,本年度收入同比增速达69%。通过收入与年度平均透支余额计算资产收益能力可以发现,本期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州农商、贵阳银行以及中原银行等的业务收益能力有所提升。2019年全国性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情况如图19所示,区域性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情况如图20所示。
由于内部管理等需要,各银行在信用卡不同业务的收入类别划分上有所不同,主要差异点在于分期业务收入。一类做法是将分期全部或部分计入利息收入,相应的资产划分为生息资产,自2015年起招商银行将信用卡分期收入全部计入利息收入。2019年,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也做出了类似调整。中信银行将信用卡现金分期收入由手续费收入调整分类至利息收入,2018年调整前后相应指标差值为81.40亿元,同时结合2018年中信银行公布的信用卡业务总收入460.23亿元、分期收入193.10亿元,计算可得2018年其现金分期收入在其中的占比分别为18%、42%。光大银行将信用卡全部分期收入由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调整分类至利息净收入,2018年调整差额为171.21亿元,同期信用卡业务营业收入390.39亿元,即分期收入占比达44%。
另一类做法是将分期收入计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即中间收入,并根据资金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对应的资产调整至非生息资产,如2017年建设银行、上海银行进行了如此调整,民生银行在2019年年报中明确,信用卡分期透支收益不计入利息收入。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入,银行息差收窄,挖掘高收益、轻资本的零售业务发展潜力成为焦点。自2004起,我国商业银行陆续提出零售银行发展战略,零售转型加速。从年报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全国性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全行营业收入的40%左右,邮储银行高达64%。区域性银行中,零售业务的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农商、广州农商、中原银行、哈尔滨银行、西安银行、常熟农商等零售业务收入在全行占比三至四成,多数银行该项指标为10%~25%,业务发展仍存在提升空间。
信用卡业务是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排头兵,不仅在新客户获取、存量客户维护、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承担重要角色,也更可成为贡献收入的主力军。
在利息收入方面,以招商银行为例,近三年,信用卡业务零售信贷占比27%~28%,信用卡利息收入占零售贷款利息收入的比重则稳定在40%左右。2019年,招商银行零售贷款平均收益率为6.07%,公司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34%,信用卡透支及小微贷款收益率较高是拉升短期贷款平均收益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信用卡业务是银行卡手续费的主要来源,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全国性银行均在年报中阐述,信用卡发卡量、消费交易额提升、分期付款手续费带动银行卡手续费上涨。部分区域性银行如苏州银行,2019年实现银行卡类业务收入4.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1%,主要源于贷记卡业务账单和交易分期手续费等业务收入的增加。中间业务不仅能够有力缓解银行息差持续收窄趋势下的业绩增长压力,同时也是银行拓展其他业务的潜在资源。2019年部分全国性银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占手续费及佣金总收入比重如图21所示,部分区域性银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占手续费及佣金总收入比重如图22所示。
在提升业务收入方面,银行一方面可以打造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实现差异化产品定位与经营策略,如近年来多家银行陆续推出了不少高端卡产品,包括钻石卡、私人银行专属信用卡、年轻客群白金卡等,结合以往业务情况来看,高端卡不仅在年费收入上具有优势,同时活跃率也通常高于整体水平,持卡人更偏爱大额交易;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运用客户价值分层模型,在营销活动开展前进行筛选,制定针对性业务策略,以提升边际收益。
来源:中国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