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来源:金融时报 日期:2021-01-11 08:50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为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
另外,《通知》还明确,发卡机构应通过本机构官方网站等渠道充分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并及时更新,应在信用卡协议中以显著方式提示信用卡透支利率和计结息方式,确保持卡人充分知悉并确认接受。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时应以明显方式展示年化利率,不得仅展示日利率、日还款额等。
业内资深专家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近年来,信用卡市场逐渐成熟,风险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当前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预计信用卡透支利率大概率下行,但不会出现恶性价格竞争。
利率市场化改革再迈一步
自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率先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以来,我国信用卡行业已经走过三十多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66亿张,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5张;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43万元,授信使用率为41.78%;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计10906.63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
据了解,信用卡免息还款期最长为60天,多数银行信用卡免息期在50天左右。在免息期内持卡人无须就待还金额支付利息,当持卡人无法全额还款出现逾期后,才会产生利息,即从消费当天开始按日计息按月复利。
2016年之前,信用卡透支利率一直采用日息万分之五的利率标准。2016年4月15日,央行发布《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实行透支利率上限、下限区间管理,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即万分之三点五。
从实践来看,上述政策并未得到充分落实,也不能明显拉开银行对于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定价。据报道,目前,在21家主流银行中,9家银行按日息万分之五计收取透支利息,剩余12家银行均曾下调透支利率,最低达到万分之三点五。
“信用卡利率实行区间管理成为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三十多年来,管理规则的首次重大变革,一定程度上为信用卡业务松绑,并为信用卡的个性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但在发卡行中,落实这项政策的积极性并不高,多数银行信用卡透支利率依旧采用日息万分之五的标准。”信用卡资深专家董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放开信用卡透支利率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在消费金融领域,信用卡竞争力或将重振。
信用卡透支利率可能降低
对于信用卡持卡人而言,更为关注新政实施后,信用卡透支利率将呈现何种走势。
“未来信用卡透支利率有一定下行空间,预计多数银行信用卡利率将维持在年利率10%至18%之间。”在被问及透支利率是否将大幅下降时,董峥认为,概率较低。透支利率市场化定价后,银行也要考虑资金成本,最终会逐渐形成行业公认的定价范围标准。
未来,信用卡透支利率将更加差异化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一方面,不同银行会根据信贷资源、发展目标、市场策略等采取不同的透支利率,中小银行或将通过较低利率吸引客户;另一方面,透支频率和金额高、信用良好的客户,或将获得更优惠的透支利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认为,政策调整后,信用卡透支利率向上、向下均可突破,分别可以吸引更为优质或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客户,定价将进一步分化。另外,一些风控能力较强的银行更有能力实行客群差异化定价,而另一些银行只能被迫转向低价竞争策略。
考验银行差异化定价能力
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参与机构众多,其中银行信用卡业务被视为“主力军”。但随着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以及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持续入场,银行信用卡面临竞争压力。
“由于信用卡在政策合规、交易场景、业务流程等诸多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多年来,信用卡业务在与其他信用消费产品的竞争中处于下风。透支利率可以灵活定价后,有助于信用卡业务重新获得市场主流地位。”董峥介绍说。
董希淼表示,灵活的定价策略有助于银行加大信用卡产品创新,增强信用卡对年轻客户群体的吸引力。同时,市场竞争将更激烈。银行将根据自身资金成本、风险偏好等进行合理定价。
对于在信用卡行业中不占优势的中小银行而言,这或许是一次打“翻身仗”的机会,但同时也考验着各家银行的差异化定价能力。对不同持卡人进行精准画像并提供差异化服务,将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大趋势。
据董峥介绍,国内发行信用卡的商业银行超过百家,但排名前十几位的发卡银行,信用卡业务规模占据超过98%的市场份额,中小银行发展空间有限。中小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制定有利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经营策略,参与差异化市场竞争。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45210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