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点评 >第三方支付行业乱象丛生,央行严苛治理行业乱象

第三方支付行业乱象丛生,央行严苛治理行业乱象

浏览:  来源:老董聊卡   日期:2021-10-19 12:18

  前几天,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从通知的内容和背景来看,央行已经持续发布过银行卡收单业务、受理终端安全、条码支付业务等系列制度,其主旨是为了维护银行卡收单市场秩序、保护社会公众信息与资金安全。

第三方支付行业乱象丛生,央行严苛治理行业乱象

  第三方支付行业乱象丛生

  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超常规发展,传统的金融行业的支付体系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部分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显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也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支付行业发展方向。央行本着支持和鼓励支付行业市场竞争,同时对支付行业进行有效和规范管理的原则,2010年开始实施了第三方支付许可证制度。数年间,总计有271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陆续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服务被纳入到行业监管体系当中。

  从“支付牌照”制度实施的十年整体来看,其对中国支付产业迅猛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对确立中国移动支付在全球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成绩面前也不得不承认,“支付牌照”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导致支付行业乱象的乱象丛生。笔者在2011年短暂从事过相关工作时,观察到一些企业在申领支付牌照的工作中存在着某些不良行为,之后也看到大量良莠不齐的企业涌入到支付行业后,彻底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更加坚定了对第三方支付行业持批评的态度和观点。

  从之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轨迹也一再证明,支付并不是一个需要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行业,由于支付行业更多是为了完成电子支付全球化为目的,因此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这样,就要求这个产业的参与者不仅要有长期发展的恒心,还要有发展的耐心。但是,对于国内部分参与到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来说,绝大部分并不理解支付行业的特点,而是将支付行业视为“唐僧肉”,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为出发点。

  扭曲的利益驱使下,让这些第三方支付企业很难行驶在行业正确发展的方向上,于是大量的违法违规经营现象屡见不鲜,如预付费卡企业挪用客户备付金、跳过清算机构直接接入银行、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拦截客户真实交易信息、占用商户结算资金等等。

  支付行业实施严监管

  央行多年来一直对这些违法违规现象进行了大力整顿,一方面取缔违法违规企业的持牌资质,另一方面出台了“断直连”,以及“备付金新政”的政策,从根本上断绝了一些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不良“企图”。

  纵观第三方支付牌照制度执行的十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经过时间的洗牌后,没有形成“百花齐放”而是形成了“寡头”局面,在2018年时任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就曾提到,从第三方支付类APP下载规模位居前十位的支付企业已经占了市场的99%,也反映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交易规模同样呈现出了非常高的集中度,因此留给前十位之外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市场空间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了。

  正是由于面对支付市场如此激烈的竞争,一些中小规模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业务触角伸向了违法违规领域,包括收单机具套码、跳码现象猖獗,甚至为某些违法犯罪行为提供资金渠道,堕落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据有媒体统计,2020年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支付企业开出罚单近70张,罚没总金额3.2亿元,其中单一企业一次性最高罚款额高达1.16亿元,而有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多年来因违法违规经营,被央行处罚十多次,总额超过亿元后,依然可以持牌经营,犹如支付业内的“小强”。

  随着央行对第三方支付行业日益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在“断直连”、“备付金新政”等政策的实施后,成为压垮大部分第三方支付企业身上最后一根稻草,至今已经有30多家持牌企业,或主动注销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或被监管机构终止续展,其中多为典型的预付费卡牌照企业。

  另外其它十多家企业主要是按照相关政策进行合并,或者被其它企业并购。其中包括“银联商务系”正在按照央行相关要求,对下辖的广州银联网络、北京数字王府井、北京银联商务3家持牌机构实施与其控股股东正在进行相关业务合并迁移整合工作。

  近几年,一些电商、互联网企业花费数亿元,通过收购或入股持牌第三方支付持牌企业,直接或间接获得支付牌照。于是市场中出现了一些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持牌企业要么水涨船高、待价而沽,要么是难以为继、主动注销的两极分化现象。收购或参股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举动,应该更多地还是从收购方企业自身业务生态降低支付成本的角度考虑,而并非是要参与到传统广义的支付渠道建设当中。

  支付理应回归本源

  今年十一前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两巨头官宣,全面向银联云闪付开放,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多年来相互之间形成的坚固壁垒被彻底打破,这也是落实监管部门《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的要求,保障消费者支付的选择权,同时也是落实央行关于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业务违法违规连通的举措。

  正如前文所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付体系建立,并不需要靠数量多就能做大做强,反而更倾向于规模化“寡头”模式,因为支付业务是具有单笔收入分配比例低的特点,需要靠更大范围商户的覆盖,还需要靠长期稳定经营的行业。如此之多的第三方支付持牌企业参与支付市场竞争,不仅难以形成规模化,反倒成为引发市场竞争乱象的根源。

  在全球知名银行卡和移动支付行业调研机构HSNConsultants, Inc.历年的Nilson Report(尼尔森报告)发布的《年度全球收单机构排名表》中,中国只有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多年入围,并从2012年首次入围的排名全球第21位,到2019年至第7位,七年向前跃升了14位。在刚刚出炉的《2020年度亚太地区收单机构排名》中,银联商务又以117.46亿笔的收单交易笔数,连续八年蝉联亚太收单机构榜首,再次印证其在国内收单行业的领军地位,特别是由于银联商务作为支付行业“国家队”的存在,也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正规化发展的“风向标”。

  在上月“第十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央行范一飞副行长的演讲中透出央行对支付行业落实严监管的原则,强调建立网络支付的“四方模式”,以及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此次,央行出台新政大力整顿支付受理终端市场,以及对相关业务进行严格管理,正是这一原则的落实。

  自第三方支付牌照制度实施十年来,的确到了重新审视这一制度的适用性,对于那些行业中的害群之马,应不惜代价予以驱逐,还以支付市场规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支付行业还是要以打造行业“航母”型企业为主体,毕竟支付是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问题的重要一环。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452106675

3

标签:第三方支付,央行

分享到:

在线申请信用卡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在线申请信用卡

全国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关于 |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权利声明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72808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

Baidu
map